卦一:乾

【题解】
《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它最大的特点是六爻皆为阳爻,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一个纯阳之卦。
《乾》卦以“天”来喻指其刚健、正大的美德,又以“龙”为喻,来宣扬“天”之纯阳刚健的精神,解释天体的运行规律。这两种比喻实际上说的是一体一用的关系,即“天”为《乾》之体,“龙”为《乾》之用。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实际上,整个《周易》这本书都是以象征性的比喻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运行规律。只是在《乾》卦中,这种特征更为突出、显著。
《乾》卦开篇就以“元,亨,利,贞”四言,高度概括“天”具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吉利、和谐富裕、光大正直的功德这些“功德”不仅是“乾道”之本,也是万物之本。以这种根本来说明人事,则君子之行:或“勿用”,或“乾乾”,或“利见大人”,或亢而“有悔”但是,作为君子始终如一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乾:元,亨,利,贞。
【注释】
①乾:卦名,下上皆为二,象征着“天”象的阳刚之气和刚健之行。
②元:开始。亨:亨通。利:和谐。贞:正直。
【译文】
《乾》卦象征着天:是万物的开始,有亨通的力量,能和谐而有利于物,有光明正大的品格。
【评析】
古人认为自混沌开明以后,天就以其光明和温暖普照着大地,它高高在上,周流运转,变化无穷,沿着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大自然和人类。
■ 初九,潜龙,勿用。
【注释】
①初九:《周易》六十四卦均由初、二、三、四、五、上六个爻位组成,此处因爻位处于一卦中的开始,所以叫“初”。古人用《周易》占筮时,用“九”代表阳,用“六”代表阴。本爻为阳爻,故称“初九”。
②潜龙:初九以潜伏在深水中的龙象征着一个人的力量和道德还没有成长到足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③勿用:龙在深水中潜伏时,因为尚未等到腾飞的时机,故宜于潜伏在下,以等待时机。
【译文】
初九,当巨龙还潜伏在深水之中时,就不应该使自己发挥作用。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注释】
①见(xiàn):出现。田:田地。九二在初之上,已上于“潜”位,故以田地象征。
②大人:在《易经》中,大人是贵族的通称,在这里是指那些有道德修养并身居高位的人。
【译文】
九二,当巨龙出现在田野之间时,就有利于去拜见大人。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注释】
①君子:是贵族和读书人的通称,后来泛指一切有才有德的人。终日:就是一整天。乾乾:勤勉而刚健。
②夕惕若厉:惕,警惕。若,像,如。厉,危险。
③咎:小的灾难。
【译文】
九三,君子整天勤勉健进,直到夜静更深时还像遇到危险一样保持着警惕,这样,就会免于灾祸。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注释】
①或:疑惑之心。跃:暂时起飞的样子。渊:深渊,这里指龙安身之处。
【译文】
九四,龙时而有飞起之状,时而又伏处在深渊之中,这种情形没有过错。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注释】
①九五,飞龙在天:九五在爻位上象征着君王,古人以龙比君,九为阳,为高,故以“飞龙在天”象征君王处于大有作为之时。
②利见(xiàn)大人:见,出现。九五所应之爻在九二,九二在下,不能理解为“大人”,但是,应爻在九五,本身为九五之尊,所以宜解为“出现大人”。
【译文】
九五,当飞龙在天空自由飞腾时,此时利于出现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
■ 上九,亢龙,有悔。
【注释】
①亢龙:亢,过分,极度,过高。上九位于《乾》之极高之处,故曰“亢龙”周易。
②悔:悔恨,这里指不幸、懊悔的事情。
【译文】
上九,龙飞至极高之处,就会出现悔恨之事。
■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
①用九:《乾》卦特有之爻题。依古筮法,筮遇《乾》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言“通九”是六爻皆九之意。九,纯阳之数,象征着天。
②群龙:《乾》卦,六爻皆为纯阳,犹群龙相聚。
【译文】
用九,群龙相聚而没有一个以首领自居,吉利。
·
德易堂李九燚大师常年开设入室弟子班、传统弟子班、嫡传弟子班等易学应用课程培训,报名学习,即可解锁全球风水堪舆实战案例!


